2021年7月19日-20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指導,黑龍江省人工智能學會 、山東省人工智能學會、吉林省人工智能學會 、遼寧省人工智能學會四省學會聯合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承辦,魔據教育主體北京華育興業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全國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教育教學學術研討會”在哈圓滿召開,緊隨其后的21-26日“人工智能&大數據專題培訓班”也如期舉辦。
本屆研討會旨在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探討智能類專業建設、一流課程建設、工程認證、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規劃和實驗室建設等相關問題,為眾多地方高校搭建教學建設與課程建設經驗交流的平臺,推廣優秀案例和教學成果,推動人工智能類專業教育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大會邀請來自全國的十余位專家作了主題報告,緊扣教育部相關要求和精神,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為高校智能類專業的專業申報、課程設置、實驗室建設、教學實踐、課程思政提供了指導方案和借鑒,同期黑龍江省人工智能學會、吉林省人工智能學會、遼寧省人工智能學會和山東省人工智能學會發起成立“地方人工智能學會協同發展聯盟”,探索有機整合產學研相關資源,營造協同發展生態環境,通過集群效應,推動高校學科建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論壇開幕儀式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系統與生物信息研究所所長馮偉興主持,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導、黑龍江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韓紀慶,吉林大學博導、吉林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劉富,鑫聯華集團、北京華育興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建軍,分別代表主辦方、承辦方和協辦方致辭,對大會的緣起、目的做了介紹,對大會的重要作用給予高度認可,并決定將大會持續辦下去,力求成為最具影響力和落地性的智能類專業教學研討會品牌。
同時開幕儀式上成功舉行“地方人工智能學會協同發展聯盟”啟動儀式,歡迎各地方人工智能學會、高校、企業共同參與進來,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和產業的快速發展。
為提高本次大會組織水平,提高參會代表與會效果,本次大會邀請了十多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圍繞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職教本科、高職多個層次的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深入探討專業框架體系、專業申報、專業建設、課程資源建設、精品課申報、課程思政等相關熱點問題。
大會報告環節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首都師范大學王萬森教授做了“人工智能類本科專業教育及人才培養的思考”的報告,分享了人工智能類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思路,系統性闡述了智能類專業的劃分和課程設置要點。哈爾濱工業大學姚鴻勛教授做了“人工智能專業框架體系梳理及思考”的報告,介紹了哈工大的人工智能專業課程體系,并梳理對比了國內其他一流高校的課程體系。東北大學孫秋野教授和陳東岳教授分別作了“基于新工科的工創人才培養新模式”、““智能+X”新工科專業建設思路與實踐”的報告,重點介紹新工科背景下傳統學科+智能化改造的思路和模式。
下午黑龍江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劉柏森作了題為“應用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建設探索”,介紹了普通高校申報人工智能的經驗以及建設心得,哈工大戰德臣教授花費一個小時作了“一流課程建設政策解讀和申報政策指導”的主題報告,深入淺出的介紹了一流課程建設和課程設計要點,得到眾多高校老師的熱烈反應。北京聯合大學盛鴻宇教授、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任雪冬教授分別介紹職教本科和高職院校的人工智能專業建設經驗,尤其是盛鴻宇教授從國家政策、職教本科人工智能專業內涵、人工智能崗位需求、實踐類課程思政多個角度介紹了高職人工智能專業群建設突破點。
隨后北京華育興業科技有限公司王鵬作了題為“人工智能實驗室建設的思考”,結合企業合作案例經驗、探討高校人工智能實驗室如何定位,如何配置軟硬件,如何兼顧教學、實訓、競賽、科研等多種功能需求,引發眾多老師的思考和提問。
20號報告環節中,山東工商學院董付國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教務處張策處長、青島科技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劉國柱院長分別作了題為“Python程序設計相關課程立體化資源建設與混合式教學經驗”、“提升課程思政作為立德樹人重要舉措的基本能力——內涵、要求、舉隅與認識”、“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的報告,介紹了大數據人工智能課程資源建設、課程思政方法和以工程認證為抓手推動智能類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的經驗。另外智谷星圖和中科深谷的兩位企業專家,從企業視角分別介紹了區塊鏈、機器人領域的專業建設、產教融合和金課建設等實踐經驗。
本次會議還設立了兩場圓桌論壇,分別對應本科和高職的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論壇由黑龍江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王科俊教授主持,討論了本科人工智能專業建設和產教融合相關困惑、問題和未來展望,同時探討了高職人工智能專業如何定位、課程如何設置以及如何提升高職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會議也設置了抽獎環節,獎品全部選擇人工智能類相關應用產品,讓與會老師進一步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對于現實生活的影響。
人工智能&大數據專題培訓緊隨其后如期舉行,老師參加完大會后,又進入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當中,培訓采用高校名師+企業導師的雙師模式,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并重,同時老師和學員間還組織了小范圍的交流研討,對于課程開設、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資源建設各抒己見,老師們紛紛表示收獲很大,希望舉辦更多類似的專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