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開發迅速崛起,目前全國的大數據人才僅46萬,互聯網公司對于大數據人才的需求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如果中國互聯網想要謀求進一步的發展,那么培養大數據人才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魔據教育的白總就在近日采訪中強調:大數據人才稀缺,相關培訓機構應該承擔起解決大數據巨大人才缺口的重任。

據職業社交平臺LinkedIn發布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最熱職位人才報告》顯示,研發工程師、產品經理、人力資源、市場營銷、運營和數據分析是當下中國互聯網行業需求最旺盛的六類人才職位。其中研發工程師需求量最大,而大數據分析人才最為稀缺。領英報告表明,大數據分析人才的供給指數最低,僅為0.05,屬于高度稀缺。大數據分析人才跳槽速度也最快,平均跳槽速度為19.8個月。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分析專業委員會統計,未來中國基礎性數據分析人才缺口將達到1400萬,而在BAT企業招聘的職位里,60%以上都在招大數據人才。

在這次采訪中,白總說:“雖然國家從2015年到現在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除了發展綱要,國家從頂層到地方部委都有出臺相關的文件,包括我們知道的,教育部從去年就開始增加了本科的大數據和技術運用這個專業,去年有38家申請這個專業,32家通過,從學科價值上已經開始按大數據方向來建設了。但是這些措施的成功落地執行需要的時間太長了,遠水解不了近渴。目前國家開設大數據專業的高校太少了,高校培養大數據人才的時間成本也較高,需要四年的時間,再加上高校的大數據據專業處于剛剛起步,有些東西不是太完善,現在大部分開設大數據專業的高校都需要和大數據培訓機構或者大數據公司進行合作,專業共建。所以說大數據培訓機構在中國大數據人才體系構建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白總認為:“正因為培訓機構在大數據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培訓機構的責任也更加的沉重,培訓機構也更應該正視這份責任。培訓機構在開班招收學員時,應該考慮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招生的準備;是否研發了科學的大數據課程體系;是否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是否具有豐富真實的項目實戰;是否具有完善的大數據教學硬件條件等等,教育這個行業,只有良心企業才能做得下去。